未錄取通知
2022-02-24
Rejection email
年前我應徵了一個自己覺得距離很遠的外商顧問職缺,公司開出的JD裡面列了十多項的Requirement,以及Better to have,我大概只有符合一兩項,背景也只能勾到一點點邊。但剛好因為正在準備新的職涯規劃,加上那個職缺和我未來發展需求算是在同條路上,我還是衝動的在週五下班之後投了履歷。
星期五是一個眾所皆知非常不適合投履歷的時間,特別是在下班後。不過我當時可能心裡想著:「就因為禮拜五下午投,如果公司沒回我也是活該,那樣也好」幫自己打了很多預防針,誰知道隔了一週末的星期一早上,我居然收到了第一次的面談通知。
先講結論,正如標題,我沒有拿到這個offer,想看悲傷故事或者失戀故事的人,這個故事要從這裡開始了。:)
第一次面談算是很特別的經驗,因為在正式面試以前,公司安排了台灣的同仁來做一次線上面談,主要是溝通公司文化和一些福利及work load等等。事後回想起來,當時的面談真的就和台灣同仁所說,是外籍主管擔心台灣員工在面試完後才覺得公司調性不合,希望可以先過一次這個流程,但當時我卻深深以為是第一次面試。這是個我滿熟悉的戰場,有了幾次職場經驗後,我其實很常在第一次面試階段知道自己可能不想要這個工作,或是和對方不合拍,甚至如果是對方覺得不太適合的狀況也大概能夠看得出來。這次面談讓我感覺是相對是舒適的,台灣同仁補充說這個職缺其實每次開放都是幾百個人投履歷,也是非常競爭,而我是主管挑出來的十個之一。這讓我很意外,因為我的資歷背景的確不是他們一開始目標的對象,但我的語言能力和工作背景卻是特別看重的點,他們對我的背景很好奇。
不過這間公司有一個線上測驗大魔王,每個員工都需要過一個一定的成績,但這不是個普通的智力測驗,有商業計算和閱讀測驗,不能通過就不太適任,因為快過年了,台灣同仁表示會幫忙爭取是不是春節做,比較多時間準備。
也是事後想想,這間公司的面試經驗真的在雲霄飛車上跑。
今年的春節是從週末開始的,週末時我突然收到一個LinkedIn的connection邀請,是那位台灣同仁寄來的,說是希望可以尋求「未來的合作機會」我當時覺得心裡涼涼的,心裡的小劇場是:「唉呀,可能聊完後來出現超好的candidate,而且對方資歷也非常符合吧,所以就無聲把我刷掉了。」
之後好幾天的時間我連吃年夜飯都在掙扎著要不要follow up,既然有了社群了,是不是就裝可愛發個訊息呢?最後終究是忍住了。過了幾天,突然有封看起來是來自某工作測試的註冊信飄到我的信箱,一查就發現這應該就是當時所說的測驗了,於是我開始著手做了sample test,一做之下發現不得了,題目我都會做,但每一題都只有90秒左右的限時操作我可能做不完。比較簡單的題目是這樣的:列了十個人的到職年月日和生日年月日問誰的「在職時間」最長,或是給好幾個方案的價格及收益遞減率數據讓你分析哪個方案在某個期間中最優,以及和次差的方案差多少金額……,anyway,都是一些工作上也許操作過的題目,但要找出快速估算的方法卻是我不擅長的,而且在鄉下過節的我,家裡的網路速度也無法應付這樣的考試。
後來我刷題了幾天,回台北之後就花了一天時間邊刷題邊把正式題目做了,也不知道做出來的結果怎麼樣,但又是隔了將近一週,我收到了二次面試的邀請,來自更資深的顧問。
也是先講結論,第二次面試我搞砸了。 因為職場環境,我比較少用中文面試或做發表,我不熟悉怎麼用中文講得有說服力,反而因為中文是母語的關係,我疏於練習,針對履歷的問題我給的資訊量很少,給的數據更少。我的case study講得很平很沒有內容,我不會做case study…..,後來在那位資深顧問突然想起要用英文測試一下之後,面試突然結束了,只有一個問題,不是個成功的徵兆。
我知道我搞砸了,不過我還是問了自己好奇的問題:「如果有機會加入你們,會從哪些project開始?」以及下次聯繫大概會是什麼時候。資深顧問說其實我安排了很早的面試,中間還有其他應徵者,所以結果至少要等上一週。這時我的心情已經來到谷底了,我以為不會再差了,不過到這裡,其實也認知了現實是:這本來就不該是我該爭取的工作,來到這裡已經很好了,是運氣而已。
但是,對,如果結局在這裡,就不會有這篇文章了,我會和之前每次自己覺得不對的面試一樣,覺得 oh well…whatever……就算了。
不過可能過年有拜拜有差,神有助我一臂之力,隔了一週我居然又收到了第三次面試通知,而且因為時間很趕,台灣辦公室的外籍Manager直接訊息聯繫我,詢問了我預期薪資和能夠面試的時間。
「認真嗎?」
就我自己的經驗,到了第三次、有聊到薪資、面試到高層,得到offer的機率是很大的,而且我再也不想要持續等待結果的煎熬了,於是很快喬了隔天中午的時間,馬上去了面試。
我還記得當天到了熟悉的會議室,另一個沒見過的台灣同仁開門走了進來,手上拿著似曾相識的文件夾,上頭夾著一份厚文件。當下我就告訴自己:「完了,應該又是另外一個case study」我是一個不服輸的人(自己講 哈),所以上次的失敗後,當然回家就study了當天做壞的案子,也建立了一些觀念,但是我還是不會做case study,潛意識已經怯戰。
面試一開始,果不其然,主管說我先來介紹一下今天的流程,我們會再對你的履歷問一些問題,然後……「Before we……, we will do some CASE STUDY……」後面的話其實我都沒聽到,這輩子真的不想再聽到case study了。
不過這次就沒有這麼糟的感受了,問答過程聊得很開心,我一開始就先說我真的不太會做case study,很想知道上次做得怎麼樣,可以怎麼調整?也許這就決定了結局了,因為不該在面試中示弱,不過不管是主管或參與的同事人都超好,他們馬上說妳不要緊張,case study沒有是非的問題,也沒有正確性與否,主要還是看邏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放輕鬆整理好思緒就好了。
這次遇到的也是算是熟悉的產業,熟悉的題目。我知道我還是缺乏分析知識,但自己覺得有扛好。
那是禮拜五的中午,接下來就週末了。 週一我覺得很焦慮,但我知道似乎還有一位面試者,沒有那麼快,還要等。 週二我開始panic。
三次面試了,等兩個工作天,是不是太久了,還是我太急了,還是……。接下來有很多安排,如果沒有拿到offer,我有另外一個計畫需要執行,時間卡得很緊,我沒有時間,所以要死也想早點死,明天就發一下follow up email吧!( 至少當下我是這麼覺得的,很想早點被賜死,後來才發覺,是不是不要知道會死比較好呢?)
隔天午休過後,我心裡還是懸著,覺得50/50了,到了這個關口,不上的機率可能還大些,面試途中我也提到了要短暫出國的計畫,如果真的希望錄取我,應該會盡早通知才對。
然後下午,我就收到面試主管的信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擅長英文略讀,但那封信我掃過去就知道今天不會好過了,”Although……, we will not pursuing your application further at this time.” 這是個多麼好的句型。
So this is the end.
說真的收到消息時是非常崩潰的,我是一個高敏人,我對受創有很強的反應,但同時在社會歷練下我學著怎麼樣對事情不要有過高的期待,避免之後重傷自己,只是沒預料到這次我還是直駛鐵達尼號一頭衝上冰山。我對這個工作有過分期待和幻想,一連串的奇蹟和面試calling讓我覺得總算要來到Happy Ending了,但最後還是自己做死了自己。
接著我不是開始回想面試做得有多不好,而是開始懷疑自己過去多年的工作經驗是不是都是一場空,為什麼會到最後關頭卻還是差人一截?為什麼眾人包含老闆總是稱讚我,但卻不給我想要的位置卻喜歡把我放到需要自己找資源的地方卻說你很重要?別人的顧問背景是不是比我的工作背景更有價值?因為語言的專長,我過去的經驗就是在人和人之間遊走,我協調別人的成果,促成一些事情,但功不在我,興趣和技能樹也是廣卻不精,我其實是社會上不需要的人才,免洗的,語文學系畢業的人每年都好幾百,不缺我一個,對吧?
最後還是寫了封道謝和請求feedback的信。
我是幸運的,幾乎發出半小時左右,回覆就來了,面試主管客氣的對我說我只是比競爭者稍微差一點,但是整體的面試是很有自信的,也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許我可以加強一些策略性的分析,還有這並不是很容易的抉擇,祝我好運。
仔細想想,也許我在第二輪面試時就應該出局了,但也許是我的背景真的很有趣,也許主管還是想看看這個人,所以又被救了回來。
不過這不是一篇想要以愛與和平以及幸福快樂的日子做結尾的文章,我沒有辦法說這是一次痛快而且深有收穫的經驗,因為比起收穫,我受到了很深的打擊。其實我還是不舒服,還是覺得一連串的不順利把我拖向了世界盡頭,我懷疑自己的人生目的,我懷疑自己做種種的決定是錯的,我不被qualified,我只是平庸的人。
還有我瘋狂搜尋了 「未錄取通知」、「公司感謝函」,看看網路上怎麼說的,想從中得到一些慰藉,但其實沒有得到太多。多數人說著:「本來就不應該等待,應該多投履歷」、「有收到感謝函總比沒收到好」,好不容易才在英文的論壇上看到有人說了一句:「Please don’t give up.」
這正是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起床開始寫這篇文章。
第三次面試結束才收到未錄取通知是很大的創傷沒錯,我還沒有好,但我總感覺某天會好,正如我翻找著日記時看到多年前的自己在面試時被羞辱之後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好一樣,其實我真的過去了,我過了當年的那道坎了。
我希望這次很快可以度過,也希望這篇文章是你剛好需要的。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