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審書這件事—我的審書經驗

2022-04-12

在譯者的世界中,時不時就會被問到究竟怎麼入行?而其中一項常被大家提的就是「審書」,審書是一個幫出版社評估新書的工作,雖然審書者沒有最終決定權,但審書報告可能會左右一本書是否能順利出版。

在累積一些經驗之後,我發覺到審書這件工作本身幾乎就和翻譯專才一樣不易養成。審書和翻譯一樣需要仰賴大量的閱讀經驗和習慣,而這些都比較難在入門之前用幾個月時間快速培養,尤其是在現在這種數位普及、知識平台多元的環境中卻也成為非常難以累積的能力。於是我想寫寫這幾年為出版社寫審書報告的經驗,希望能有更多人一同參與。

這篇文章主要會談到我個人的審書經驗,分為以下幾個內容:


在審書之前
審書流程
審書的寫法
審書的商務思維


在審書之前

說真的,在接觸網路之後我就很少再像以前那樣坐下來用一整天啃完一整個系列小說了,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更是直接結束了我和推理小說的幾年情誼。我還記得以前深愛伊坂幸太郎和傑佛瑞迪佛時,沒事就會到誠品和圖書館花上幾個小時把系列作一次讀完,但現在即使還記得當時讀書時被作者的巧思和幽默逗樂、內心澎湃的情緒,卻也非常清楚知道自己再也沒辦法回到那時候了,現在可能看個幾頁書就想拿起手機google剛剛看到的內容,或是分心去滑社群軟體、回朋友的line訊息,有太多事情可以中斷我們閱讀。

如果沒有學齡前到高中左右的大量閱讀經驗,我想我的快速閱讀能力以及詞彙的累積可能都沒有辦法建立,也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勝任這份工作。但這些能力算是無心的養成,我比較偏向認定這是偶然而非努力的結果。

不過身為一個受惠於數位科技的譯者,我無意批判現在的數位生活,也不覺得能隨意認為「現代人都不閱讀了,所以年輕一代不能做好翻譯和審書的工作」,我們都知道這句話有失公允。我只是單純想分享給正要開始接觸審書工作的人,你的工作成就感和舒適感可能會有很高程度取決於閱讀速度,如果你是個閱讀速度非常快的人且樂在其中的人,審書就是為你而生的工作。而如果你審書的內容和你的專業或者興趣有關,那審書過程應該會非常輕鬆愜意。

大致上來說,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機會從事審書工作,而每個人本身的多元性也都能為案子提供新的觀點,審書工作沒有公定的門檻,只是如開頭所說,它可能會是需要時間養成的工作,如果能具備以下幾個技能或專業素養會做得更順利:

●基本的行銷和商務概念:書也是種商品,銷售商品時需要知道目標客群
●速讀及抓重點能力:審書的時間通常非常急迫,且讀完需要寫出具體的評估報告,有的出版社會要求寫章節大綱,因此最好能邊讀邊抓重點。


審書的作業流程

通常會是出版社主動發案。一開始沒有案源時可以看看相關翻譯社團是否有新的案子,或者寫一封非常得體的自我推薦信給各大出版社先爭取被建檔的機會。

●前期溝通

當順利出版社取得審書案子之後,通常會用Email 確認合作內容,包含回稿deadline、稿費、報告格式、特殊需求等。有的出版社也會簽立審書合約,有的單位可能會需要填寫勞報單,如果有談及稿費部分,建議都要留存信件。

特殊需求指的是出版社或編輯特別看重的點,有可能是文筆、篇幅架構,也有可能是希望追加用原文查詢到的當地市場輿論,每個編輯需求不同,如果溝通時沒特別提到也可以在交出報告時一併詢問。

PS:審書稿費通常已經很薄了,很多好心的編輯都會及早請款給譯者,如果有案子是註明無費用或要等幾個月才發,非常建議多多斟酌要不要接。


● 工作流程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特例,不過即使時間緊迫我也不會先馬上看書,通常會先把資料蒐集一輪之後才開始閱讀,透過蒐集資料來加深我自己對這本書的印象,多多少少會提升看書的速度,而平台的介紹和評論看多之後,也大概會知道自己面對的是哪類型的書、會有那些讀者。

第一步:資料收集

有些出版社在發案時會提供版權商給的書籍資料,通常會包含已經翻譯好的目錄、書籍檔案,這些內容我會直接貼上審書單,接著我會先到各大書籍平台看出版社提供的介紹,這和台灣一樣,大部分都是通稿,不過不同的網站會有不同的讀者評價跟打分基準,可以多方看看。

Aladin

Yes24

Kyobo 教保文庫

Interpark Book

近年來韓國也滿流行找KOL在IG上打書,或者走韓劇置入,所以社群也可以翻一下,看看大家節錄的頁面,也可以對書的風格、之後的行銷方向有點概念。

最後就是順手到台灣的平台上看是否已經有類似類型的書,了解大概的內容和架構「長相」。(如果是熟悉的領域這部分就會省略)


第二步:了解內容和架構

我看過有些非常自律的譯者會分配好每天要讀多少頁數,以確保一定會看完。我想以文學類來說「把書看完」的確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是文學以外的類型,我往往會先把目標放在理解這本書真正側重的課題,以及判斷書的寫作架構,因為作者怎麼切分章節及選材也會大大影響整本書的易讀性和精采度。

一本書的文風和可讀性其實光看前面20%左右的篇幅大概就有個底了,加上審書是一個報酬出奇低的慈善活,如果目標放在把全書看完其實還大大壓縮了後續真正評估這本書的時間,我反而覺得用產品經理的態度來審書才是合理的。


為了說明方便,這裡我先隨便虛構一本書:(沒有太多寫作才華瞎掰的請包涵 :))

假設書的標題是:《砂鍋魚頭的老店管理學》,章節則分成:

一、學做廚師的阿公
二、扔掉可惜的魚頭
三、文化路的小吃攤
四、返鄉的第三代
五、走出非傳統的路


從標題我們大概可以知道這本書要講管理學,而題材大概是採用傳統小吃店數位轉型的故事,而章節則是按照故事時間序切分的。那這時候我就會翻一翻每一個章節,看看是不是每個章節的結構都一樣?是不是在每個章節的故事說完之後會有關於管理學概念的介紹?(這種手法其實滿常見的)。如果是,那這本書說故事的比例和學術介紹分析的比重各是多少?這本書講的學術概念程度多深?順便在自己心中估量一下這本書的目標讀者大概會是哪一類?專業層級大概多高?這些都會寫在審書單中給編輯參考。

還有一些實用書會非常直觀的用該領域的知識點直接區分,例如一本講電子商務的書,目錄可能會是:

一、淺談電子商務
二、物聯網概論
三、從Amazon看電子商務
四、區塊鍊結帳系統

……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這類的書我可能就會著重在觀察作者的寫法、內容勘誤的程度,以及知識點是否過時。

不免要說,很多追著時事跑的書很容易流於急就章,這幾年我經手很多剛好和我所在領域接近的書,偶爾也會發現作者「為了寫而寫」,那當然內容可能就會流於網路知識的整理,也不怎麼好看。當然身為一個審書者我們絕對不能把「這本書好難看」直接寫在審書報告裡,還是要提出一些客觀的說明來補強自己的觀點。

(更何況一本書好不好看和銷量未必有絕對的正比關係,我們覺得書不好看,也可能因為我們不是這本書的目標讀者)

第三步:看書

在第二步的時候其實我常常已經把一些覺得重要的點都取出來了,大概也會寫好大部分的章節大意或內容介紹,並附上一些內容的翻譯。到了第三步的時候才是按部就班地看書,這時主要專注在第二步沒看到的細節,以及模擬自己翻譯時大概會用什麼樣的語調,這時候通常也會知道這本書好不好翻譯。

雖然一本書好不好翻譯不應該是審書的重點,不過一本書不好翻譯,有時候也可能是因為原文寫得不是很通順,所以或許也可以藉由這種方式稍微評估一下這本書翻譯之後是否好讀。

第四步:補完審書單

看完書之後,會比第一次的略讀對整本書更有完整的概念和想法,這時候就是寫審書單最後一部分「評鑑結果」的時候了。


審書單的基本寫法

審書單/審書報告格式:

幾乎所有大出版社都有自己內部的審書格式,細心的編輯通常還會提供過去優秀的審書單當參考。如果沒有收到格式,這裡也提供常見的內容給大家參考,多數的審書單都至少有這幾個部分:書籍檔案(書籍的基本資料,包含原書名、暫定中文翻譯名稱、頁數、作者名稱、原出版社)內容介紹/內容簡介/特色、作者介紹、審書者評鑑結果,另外也可以再追加目標讀者、參考書目等項目。

內容介紹/大綱:

我通常會配合目錄分段寫,我曾經看過前輩針對一本文史書寫的審書單,把每一個章節的內容都寫得非常生動,我在看審書單時就覺得那本書非常好看。除了大致寫該章節說明了什麼以外,也可以在這部分強調該章節最精華的段落。

作者介紹:

不知道怎麼寫的話也可以先參考原平台的作者簡介翻譯一下,不過這部份現在很多版權商都預先翻譯好了。除了作者簡介之外,我也會看看這個作者是否有個人社群平台,或者搜尋讀者評價。我也曾經遇過作者名氣很大但曾經出過一些爭議或者前作風評不佳的狀況,這些都是能適時補充的內容。另外我也會查一下作者之前出過的書在台灣是否曾經出版過、評價如何等等,供編輯參考。

審書者評鑑結果:

審書單最後通常會是審書者的最終結論,這時候應盡量中立,優缺點分開寫也是很推薦的評論格式。雖然審書者的個人喜好對一本書是否值得出版來說幾乎是微不足道,但我通常會稍微描述一下我自己個人基於什麼原因而喜歡或不喜歡這本書。

有一次我看了一本關於受難者的書,雖然內容非常精彩寫實,但因為實在太沉重露骨了,整個閱讀過程非常不舒服,不知道後續宣傳推廣難度會不會很高。我把這點如實寫在回信裡,編輯也採納了這個意見,說會在審書會議中提出討論。所以我想審書者的個人意見未必是不能寫的,不過下一段我會繼續寫審書的商務思維,談一下我自己評價一本書時著重的要素。


審書的商務思維

由於我的翻譯職涯幾乎和我的商務專業是同時開始發展的,書的可銷性對我來說重要度遠勝於其他因素,即使編輯未必對我有這樣的期待,但當我在剛接觸審書時其實是非常有壓力的,常常想:「如果我推薦了一本我自己喜歡的書,但這本書最後不賣怎麼辦」、「我喜歡的類型算大眾題材嗎?」以及:「這本書文筆很差,但是主題卻是剛好搭上熱潮,我不推薦是不是錯失了讓出版社賺錢的機會?」儘管通常審書者沒有機會跟完整個案子,比較無從知道自己推薦的書最後是否有上市計畫以及最終銷量,也不會實質擔負銷售壓力,但我自己在審書時卻免不了非常在意這件事。

出版業的「商品」其實就是書,審書是不能脫離銷售的,所以把自己當成一個產品經理來看待這件事應該會很有幫助。有些書跟緊時事,就算內容中規中矩也很有話題熱度;有些書是長期性的議題,或者沒有時效性,但比較冷門小眾,後期的行銷銷售資源是否能到位會是重點。

我很常到博客來看排行榜,也會到誠品等大書店看新上架的書有什麼類型,其實多半會很驚訝的發現,新書出版的pattern非常好抓,通常會是符合當前時事的主題,或是突然竄起的流行事物,例如在著色書當紅時,大概有長達半年時間著色故事書都不斷上架,這陣子則有NFT、元宇宙之類的書籍。不過要注意一個產品的生命週期,一本書從醞釀到上市所需要的時間短則一季長則半年,眼前選的書是不是還趕得上熱潮也是評估時不能忽視的要素。


為什麼要接審書案?

最後的最後來寫一下總結:

老實說審書這個工作幾乎沒有回本的可能,我幾乎完全沒辦法從經濟效益的層面來推薦這個工作。個人經驗:審一本書從無酬到一本1,500台幣到2,000台幣都有,但這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這篇文章已經來到五千字了,我經常看到優秀的審書單也是動輒這個規模。單純寫一篇文章都要花上幾個小時,更何況審書還要花幾小時讀書和分析呢?

有的人說審書工作可以讓你免費看書,是,這倒是沒錯,不過一本書說真的也沒多少錢,外文書現在也沒有多難買(推薦kindle,線上購買一分鐘內就到你的Ipad裡了),書錢是其次,書本身有沒有花你時間的價值?作為單純的讀者可以隨時拋開一本書,審書者不能。知名成長Podcast——大人學也提倡過:不好看的書不要浪費時間看,要學習趕快停損。但不得不說,審書過程中其實有滿高的機率會看到不好看的書,或跟自己的興趣無關。那些時間用來看Youtube都可以學到更多,也比較紓壓。

所以最後最後,審書其實就是在熬一個最後成為該書譯者的機會,並且維繫出版社人脈。用一個工作面試的角度來看或許更為貼切。

審書這件事其實探討產業、探討收益都是多餘,我其實不太知道我自己接審書的原因。

如果有出版社朋友手上剛好有審書案,歡迎留言與我聯繫:)


—告訴我你的想法—



如果不希望留言刊登在這個頁面,也可以利用下方表單,留言將會寄到我的信箱,有任何想法或建議都歡迎在下面留給我知道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