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第三章——搬家到荷蘭的打包清單 (2022年版)

2022-09-23




搬家到荷蘭的寄行李過程一波三折,疫情的後續效應讓國際物流充滿不確定性,同時也變得非常昂貴,少量行李已經沒有以前便宜的海運選項了,空運費用也非常高昂,於是前人建議的清單變得有點奢侈,很多東西顧及行李費用不能帶。

雖然兩個人都不是第一次國際搬家了,但這次還是讓我們覺得難度特別高,一方面是一個人跟兩個人搬家的取捨必定不同,另一方面是這次我們要一起搬去兩人都很陌生的地方,我們都不是很清楚荷蘭到底好不好買。

這篇將簡記一下搬來荷蘭以後,我覺得沒帶到很遺憾,以及帶了覺得值得的打包清單:


廚房

荷蘭外食昂貴,來之前就有要多煮飯的打算,廚房用具佔了行李預算很大部分:

電鍋:這次最遺憾沒帶到的東西,出發前聽說很多人會出清二手,而且很佔行李不建議帶。但來了之後發現飯鍋這麼熱門的東西,通常還沒貼上搬家出清清單就已經有親友搶著要了,來之前沒什麼跟前輩預定到電鍋的話還是不要期待,還是自己帶著吧 (在台灣買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國際電壓)!我們為了買電鍋一波三折,是另外的故事了。

象印等優秀的飯鍋在這裡非常非常難買,連鎖電器行也有歐系的電子鍋,但那些並不是為了煮飯設計的,煮起來會有差異。

刀子:喜歡煮菜的人應該可以理解,好刀難尋,或說習慣的刀煮起來才順手。

砧板:發現這裡很多人愛用Ikea也有賣的矽膠板切菜,不過考量永續環保,以及煮中菜的需求,如果原本就有好用的砧板可以考慮帶著,我們帶了小雙人牌竹砧板有一點厚度,是超實用單品。

筷子:荷蘭雖然不會買不到,但沒有很多選擇(後面寫到的Dille & Kamille就有賣木筷)。

我們喜歡煮韓式料理,另外平常煮台菜偏好用尖頭的日本筷,所以兩種都有特別帶來,事後也發現非常值得,一次買一組招待朋友時也很好用。

飯碗:可帶可不帶,幸運的是房東留了很多鍋碗瓢盆供我們使用,其中的碗盤類居然也包含亞洲式的飯碗。不過我們這次打包時也留了兩個實在捨不得出清的無印陶瓷飯碗,非常實用。如果決定不帶,在亞超東方行或一些二手市集也有很多選擇。

日系保溫杯:也是考量好不好買,有就帶著。


食物

我個人覺得整體來說,「隨遇而安」是第一法則,主要是以前在台灣偶爾也會屯一些乾貨都用不到或用不完,這次搬來荷蘭時就決定泡麵等乾料都盡量不要帶,改帶一些真的完全找不到替代品的東西。

茶葉、茶包:平常有在喝茶真的非常推薦自己帶,台灣的紅玉紅茶、蜜香紅茶、鐵觀音,帶著送禮自用都很棒,也比較便宜。我們帶了整組茶具,後來也發現這邊雖然有很多店意外提供台灣烏龍茶,但品質….參差不齊,茶葉絕對是我們覺得第一優先要帶的東西。

調味料:對吃沒有到非常講究的話其實什麼都可以不用帶,荷蘭的華人社群非常大,雖然口味會有差,但也幾乎沒有買不到的調味料,沙茶醬那些也都可以不用帶來,倒是可以帶個小瓶公賣局米酒,這比較難找。(目前都用紹興酒替代)

● 火鍋湯底(?):可帶可不帶,但注意有肉的不能帶,看起來像中藥包的也不建議帶,容易被查。

微波飯、麵條:住韓國的時候,其實經常加班回家太晚就會去便利商店買即時微波包加白飯吃,韓國品牌的白飯、紫米飯品質都很好,這邊亞超雖然有賣但偏貴(一碗約2歐),台灣買得到的話可以帶個一週份,前期買不到電鍋或沒時間煮就可以簡單配菜吃。

麵條也是不用帶多,主要是剛搬來墊檔用,台灣常見的五木麵條在這邊比較難找,如果要煮一般牛肉麵,在荷蘭可以到亞超東方行找韓國這款刀削麵:



穿著

衣服經常會是搬家的一大阻礙,其實不管有沒有要整組搬過來長住,衣服都是可以大量割捨的項目,建議留高價或有意義的衣服鞋子就好。

我們這次搬家一個大箱的運送成本將近一萬台幣,用這個角度來看,當然是來這裡買比較划算。

西裝、套裝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習慣台灣連鎖西裝店便宜的修改服務了都會忘了珍惜。來荷蘭之前不論男女都建議買一套正式西裝,反正有很多場合穿得上。(臨時被邀去婚禮啦、學校報告啦、展會啦……)

顏色淺色深色都可以,預算不夠那就以深藍深黑為主。西裝到這裡非常難買,也沒有很多平價品牌,身為亞洲小矮人的我,在台灣買西外都要改袖長。

這次因為忘了多帶一件襯衫找了非常多店,最後只能在Zara買到xs號但還是太寬大的襯衫。襯衫都這樣了,更不要說褲子和西外了,這裡簡直都是巨人版型,還不知道要找誰改,會是場噩夢。

長褲:承上

內搭:我個人是Uniqlo的死忠愛好者,非常建議帶Uniqlo的內搭!不管是heat-tech還是涼感衣,上身下身都可以先買齊一兩套,不是太佔空間,也很適合這邊的氣候,可以多層次疊加。我住的城市沒有Uniqlo,到目前還沒辦法補貨。

夏季衣物:在搬家斷捨離的時候,有個住過荷蘭的朋友對我說的一句話非常受用,她說那邊氣候不一樣,台灣的衣服帶去可能也不適合穿,的確是這樣,我們來之後很快就變天轉涼了,九月開學的朋友如果行李空間不足,其實夏季衣物建議簡單帶幾件就好,真的不夠也可以到了再買。

另外女生平常如果穿裙子居多,到這裡也可能要稍微改變風格,畢竟經常要騎車野餐什麼的,帶來的一些洋裝穿到的機會反而不多,長裙和寬褲其實也不是很方便,騎車日常卡輪子。

厚大衣:我自己覺得如果搬來荷蘭以前只在台北生活,台北的冬季大衣例如短版羽絨衣(例如超級乾偏薄的羽絨…)不建議帶,原因是這邊常常要騎腳踏車,短版羽絨遮蔽不足只會從腰部進風,另外台灣冬季穿的外套到了這裡保暖度通常不足,又很佔行李空間,不如到了當地在網購便宜實惠的品牌或是到outlet找,比較能找到適合季節的衣服。

預算150歐上下可以找到不錯的大衣。我自己是帶了在韓國過冬季買的長版羽絨,看過有人穿出門,如果要預先買,可以注意長板、防水(因為陰晴不定,常下雨)、防風這幾個原則。

同學推薦的品牌:Protest

騎車用的雨衣會建議來這裡再買,也是考量季節耐用性。

雨衣可以看看這兩家: AmericanTodayOnly


文具

● 大家念茲在茲說去歐洲留學前一定要帶文具,而我就是不聽老人言的最佳範例,雖然上課只需要帶個簡單計算紙,但真的又貴又不好買,開學前一天荷蘭雜貨店 HEMA的筆記本貨價直接被掃光剩下難看的品項,就知道為什麼文具要帶來了,嗯嗯

● 荷蘭是美術大國,畫具太好買了(反而要控制不要買太多XD),要注意油畫畫材屬於易燃物不能帶也不能寄送,只能來了再買。

● (其實學生用 Ipad+筆 作筆記很讚,有預算的話推推)


雜貨 (美妝保養、生理用品)

隱形眼鏡:這是最常有人問的項目,我自己習慣戴 Acuvue 的日拋,所以來之前就去Costco買了一大盒 (15天装*6),可以撐幾個月時間。不過實際上這邊走進任何一家眼鏡行都可以幫忙訂(目前確認過幾家都可以就不特別寫哪間了),上網訂也不是問題,雖然普遍貴一點,但我打算用完庫存會考慮使用當地好買的品牌,另外其實疫情之後運費成本很高,海運幾乎不是選項了,自己hand carry的空間也很寶貴,考量之下就決定自己帶一部分,其他到當地在買。

美妝小物:舉凡美妝蛋、睫毛夾、高跟鞋貼、分裝瓶、髮夾、指甲剪、美髮剪、指甲刀……,各種耗材不太佔空間的話都可以帶一點,這裡買起來都稍貴。另外剛來課業、行政庶務都已經很忙了,還要找這些日常會用到的東西也很傷神。我自己的原則是把「一天沒有這個會死」通通塞進化妝包裡 :)

歐美系品牌的東西就大膽斷捨離,過來再回補。

日系保養:其實我超懶,平常只擦化妝水、乳液和凡士林,也不太在意品牌,保養的東西都是過來再買,但是這邊真的幾乎沒有日系品牌的足跡,會在意的話要自己帶。

生理用品:個人是OB棉條愛用戶,反而覺得荷蘭有各種尺寸及量販包是一大福音(更便宜),真正買不到的是好自在液體衛生棉,然後這邊的衛生棉多半都很難用,僅供參考。


其他

藥品:

感冒藥:重要到這裡需要加個標題,2022年下半年的荷蘭是這樣的,天氣一轉變班上可能就會開始大流行不管是流感還是Covid…反正各種毒,但是這裡比較難隨便買到伏冒等級的止咳化痰感冒藥,就會非常痛苦。(止痛藥反而容易買)

腸胃藥:同上,人在外地已經很甘苦了,最好帶自己平常習慣吃的,遇到再找很麻煩。

婦科消炎藥:請諮詢醫師,帶自己平常會用到的藥。我自己有好幾次在海外遇到急性尿道炎、差點腎臟炎的經驗,在天氣冷的地方特別容易復發,雖然藥不能自己亂吃,但這裡看病沒有那麼及時,真的痛到不行的時候就會知道這有多重要。


到荷蘭以後可以迅速補血的地方

這裡是一些可以一次補買大部分用品的地方,減少耗材浪費推薦線下購買~

Ikea:台灣有的這裡都有,台灣沒有的這裡也有,例如六小時完燒的蠟燭。

Dille & Kamille:荷蘭的生活工場。從各式廚房用具到基本的繪畫、手工用具、園藝器材、調味料、義大利麵等雜貨都有,又經常隱藏在市區,不用跑Ikea那麼遠。買個季節桌墊、毛巾、餐巾、編織籃、小植物就能輕鬆營造生活感。價位比ikea略高,當然質感也稍微高一點,整體偏田園風。

Søstrene Grene:丹麥品牌文青店,從餐廚、小家具到文具、手工藝材料都有,喜歡把店面設計成小型迷宮,但總覺得在裡面迷失也是甘之如飴,太好買了,缺點是有點貴。店裡有很多產品也是來自生產大國,要小心不要被外觀迷惑,買的時候要衡量一下CP值,手工藝材料大多不是特別高級,但對入門來說品項很齊全,有毛線之類的東西。

HEMA:荷蘭小北百貨?基本上是一些平價衣物、食品、幼兒服裝、文具家飾……,我自己覺得品質比上面幾家差,列為非必要或是消耗品專賣店。值得注意的是,HEMA有賣打包耗材,例如泡泡墊和紙箱,需要打包可以參考。

Zeeman:這家又比HEMA更平價了,網站看起來相當整潔但店面本身就很像雜貨店,很多東西就擺在大架子上要自己撈,有很多打折舊品和清潔耗材,不過購物體驗稍微低一點,走進店裡常有資訊量過於龐大的感覺。(?)

Etos:荷蘭屈臣氏


荷蘭二手單車怎麼買?

最後是不確定能塞進哪篇文章的小分享:

大家都會說來荷蘭一定要買腳踏車,但比較少人會提到這個重要資訊:荷蘭的腳剎 (Pedal brake)。這邊的單車最基本款是不包含手剎車的。

如果你從來沒騎過「沒有手剎車」的腳踏車,私心建議是不要、不要貿然下訂,一定要至少自己用只有腳剎的單車騎過一段坡道之後再慎重考慮要不要買

對我來說在荷蘭買單車有幾件事情不能讓步:

1.手剎車
2.車高 (要能踩到地)
3.車燈 (檢查是否在騎的時候會亮)

其他像是籃子、顏色、新舊、變速反而都不太重要

之前去了瑞典馬爾默,當地的隨借隨騎Citybike就是單邊手剎及腳剎併用。剛上車騎一小段遇到路口要剎車的時候,因為不習慣腳剎,情急之下用往前踩踏板的力道一往回打操作腳剎,力道操作失當車輪馬上就打死了,車子瞬間就失去平衡,加上車座非常高,腳也沒辦法觸地,最後只能連人帶車往旁邊摔。

除了要重新適應腳剎慣性之外,腳剎單車因為踏板往回轉時就會鎖死輪子,如果習慣單邊騎上腳踏車、每次起步都要把踏板踢到對的位置才能騎,那也不適合騎腳剎。

認識了這點之後我又回頭練習了幾次,最後還是覺得自己騎手剎已經二十幾年,遇到危急狀況反射動作一定是手按剎車跳下來,如果只有腳剎就太危險了,最後也不打算妥協,幸好有這個堅持,才沒在荷蘭正式上路出大事。

荷蘭這裡每個人騎車都相當兇猛,很會抓時機超車或是逼轉彎車(這裡說的車都是單車),轉彎車要插進主幹道的時候也很多都不看主線方向就衝進來,在大路口起步時也有很多亂象,如果不習慣腳剎,或是車子太高,遇到任何狀況都會非常危險。


至於怎麼買,最理想的方式還是找到前輩、同儕買,另外很多城市都有二手店,多看不用錢。不過在台灣社群或marketplaces跟二手店會有一個價差,自售一般狀態的車通常在80-120歐左右,二手店則是視車況,多半從120歐以上起算,比較少有低於100歐的車子,觀察起來是普遍比自售貴上50歐 (還是可以小議價,或是凹凹看車燈、車鎖)。

購車的理想時機是早於開學日兩週以上,或是開學一個月左右過了熱潮再買,如上面說的,如果真找不到車建議先搭公車、走路,不要遷就比較好。之前也聽說到了冬天也很少騎車,覺得不太需要的話也可以先緩緩。

希望大家都能順利搬來荷蘭 :)



—告訴我你的想法—



如果不希望留言刊登在這個頁面,也可以利用下方表單,留言將會寄到我的信箱,有任何想法或建議都歡迎在下面留給我知道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