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於產品——「為什麼?Why?」與決策

2023-08-4

我必須坦承一件事,走在產品管理這條路上,我經常受困於「Why」這個題目,了解一項服務的「Why」,往往比「What」、「How」還要複雜。

例如:

為什麼不開放使用者編輯
為什麼要把收費機制改成訂閱制?
為什麼要加區域語言?

每一個為什麼都能衍生出不同的答案和驅動方向。

在做自己的小產品的時候,畢竟是做興趣、畢竟出發點很小眾,這些問題都可以主觀回答。換句話說,就是我覺得這樣做比較好,大不了再改嘛~


為什麼不開放使用者編輯?

:在做 Cafe and Cowork的時候,因為我們希望這個平台能發揮實質效用,我們對一個地方適不適合工作有一個自己的評鑑指標,因為不能掌控所有人的評分基準點都是一樣的,現有架構也還沒辦法建立比較公平的評分機制,既然如此,開放所有人來參與評分就先不列入考慮。我們再繼續研究有沒有更好的折衷方式,例如提供選單讓大家依據店家的事實條件提交說明。



但是其實換成大公司,有時候決策的背後原因也比想像中單純,在還沒有data的情況下,最容易參酌的其實是其他人怎麼做,好比說這題:

為什麼要開線上商城?

:因為上面說要開,這是年度計畫。
:因為競爭者都開了。
:因為毛利比較好。
:因為可以掌握客戶資料。
:因為可以建立品牌形象。

如果再追根究柢下去,可以再追溯到更直接的原因:

a. 越來越多人選擇線上購物了,所以做直營線上商城會增加新的業績來源。

b. 因為線下通路經營成本越來越高了,直營線上商城不用支付通路相關成本。

但這兩個原因,其實都建立在一些尚未確認的「假設(assumption)」上,例如線上商城不會影響線下店面的業績,以及開設及管理線上商城的成本比付出的通路管理成本更低

而基於這樣的緣由,在進行這個決策的時候,就難免不會做出與這些目標相應的任務指標,像是:線上商城需要在開幕之後達成__金額的業績、出貨量、___平均毛利率。

往往等到真正把頭洗下去的時候,才會發現其實後面還有很多trade-off,像是投入商城會支出更多資源和成本、需要面對和既有通路之間的角力、線下銷售的下滑、擴增備貨倉人員儲備量等等。

在團隊對於產品和服務的「Why」不清晰時,執行上也更難去逃避Simon Sinek—《先問為什麼》這本書中所提到的「操控(manipulation)」了。換句話說,就是運用降價、促銷活動等方式來迅速達成相應的任務指標。



講了這麼多,所以到底「為什麼」?

故事到這裡往往就會有人跳出來問:

「開直營電商又沒有賺到更多錢?當初為什麼做?」

如果當時的答案既不是a也不是b,而是c:

開直營電商對品牌形象有正面的幫助,可以按照自己的新品上市步調做規劃,也能夠適時安排符合品牌文化和形象的產品推廣活動!


那這個決策的任務指標,可能就會被調整成去計算品牌的無形資產,像是知名度和口碑。實質的業績、出貨量、毛利率,反而是次要指標了。

然而這些資訊通常也是最疏於傳遞的部分,也許在決策的時候曾經被評估過,但正因為「Why——為什麼做?為誰而做?」這樣的問題沒有被好好定調、沒有被好好傳下來,任務就有很高的機會開始失焦。


一個沒講清楚的「為什麼」

前陣子我參與了一個企業專案,要做一個平台整合,在溝通時,客戶非常直接,就說我們想要做這樣的一個平台以提升品牌能見度和平台可用性

於是我們追問下去,想知道這句話具體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提升能見度是否也要包含SEO的操作、還是針對目前品牌較弱勢的區域進行在地化專案呢?

但是我們忘了問「為什麼」要做這個平台,因為這個企業已經是業界龍頭、傳統合作對象並不要求使用這樣的平台、客戶的retention rate感覺也沒什麼問題,至於品牌形象和口碑與觸及等等,也有別的部門在處理了。

在不知道為什麼的情況下,我們在這個專案裏頭兜圈子,兜不出來,在第一版提案中大失敗,因為服務方向是錯的。

後來我們去思考了「為什麼」,原來除了其他人也有做之類的外因之外,重要的是這項服務在該企業裡的前程,這個本來只在企業主體下佔據一點點的服務項目,在時代發展下將會越來越重要,於是整合多種散落各地的平台變成他們的年度重要目標,透過這個平台的整合,也能順勢推高該服務的能見度。

了解了這個為什麼之後,後來的問題就簡單多了,規劃方向變得非常明朗。

Cafe and Cowork

再回到一開始的小產品上,如果我們換個回答,那產品走向也會變得天差地遠。

為什麼不開放使用者編輯?

如果答案是: 因為很難做、資料管理很麻煩、開放編輯就要開放修改、開放修改就會有資料庫管理的問題。

那接著從產品管理的角度,我們應該要去處理開發資源的問題、解決開發瓶頸,繞了一大圈,應該又會有人說:

「齁唷,就跟你說了很難做,為什麼要做呢?」

但是因為我們的初衷就在於 「想要建立有別於Google平台的評分機制,想要這個平台對Remote worker來說真實有用」 ,所以與其去解決上面那一大串麻煩,我們想解決的其實是 「怎麼確保在更多人參與評分的情況下,繼續維持評分基準保持一致?」

改變了一個「為什麼」,平台的設計也完全走上了不同的路。

Cafe and Cowork
是這樣誕生的:


但說到最後,做這個平台可能還是為了想做而做。最大的初衷還是在於探訪適合工作的咖啡店對我們來說非常有趣,:)

Simon Sinek《先問為什麼》


不可能的任務七——致命清算第一章

前幾天去看了〈不可能的任務七〉。劇中湯姆克魯斯有一項終極任務要去執行,但中途對手刻意製造了狀況,讓他必須經常去想他為什麼要開始這個任務。

如果他只專注在原本的「What to do——要做什麼」,而忘記回想「Why I have to do it?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他忘記了那個初衷,就會改採取別的行動,他就會受到失控的AI影響,然後全世界就會毀滅了!

(哪次不是? www)

我覺得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去回想一個產品和服務的「Why」。


—告訴我你的想法—



如果不希望留言刊登在這個頁面,也可以利用下方表單,留言將會寄到我的信箱,有任何想法或建議都歡迎在下面留給我知道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