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第五章———幾個月的荷蘭生活

2023-01-2

2017年的時候曾經過境阿姆斯特丹,待了24小時就出發前往德國了,在當時的日記上我寫著:

很奇怪的是,走出中央火車站,我卻沒有初訪一個國家的感覺。

喜歡當時待了一個晚上,視野非常通透的Airbnb,還有後來匆匆逛了幾間美術館,在Rijksmuseum(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前面被扒手偷了現金200歐——就是我對荷蘭的第一印象了。


搬到了荷蘭以後,很多人都會這麼問:

所以你為什麼會選荷蘭?

出國繼續攻讀一個學位是我長久以來的夢想,但這個夢想因為現實而有點乾涸,打從2017年開始,我就很清楚我只能選擇Budget Friendly的國家,這樣一刪刪減減,最後能選的國家並不多。

這期間也曾經在親朋好友感召之下一度考慮日韓這兩個對我來說不管是經濟或是語言文化都相對容易的國家,但我心裡也清楚,再去日韓我大概會有點不甘心吧,還是想去西方國家住住看。這個念頭在Covid襲來以後變得更清晰了,我告訴自己Now or Never,而在我人生裡面每一次只要出現NOW OR NEVER,那結果通常就是NOW

所以我就來了。

來了之後也發現,稍微年輕的朋友會因為第一次離鄉背井而焦慮,也有很多人在荷蘭前面擺上了簽證、擺上了職涯,在天秤的兩邊很多人衡量著留下來難不難、回去母國銜接職場容不容易……。但我其實沒想那麼多,進修商管的渴望+在西方生活一陣子的願望在荷蘭就能一次滿足了,前方有什麼我倒是不怎麼考慮。

因為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在選擇荷蘭的時候一開始就沒有先想著「哪個國家比較好留下來?」或是「荷蘭留不留得下來?」,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反而非常輕鬆,可能就剛好因為對待不待得下來無欲無求,對於荷蘭的一切也就比較輕鬆看待,也幾乎沒有適應上的問題。

這篇文想寫寫對荷蘭生活的印象,尺標為四個月。


起司火腿三明治(boterhammen/broodje)

剛開始的幾堂課,講師們都很喜歡問我們最不喜歡荷蘭什麼地方,想說這是一種自虐性問題嗎?不管問幾次,我都會說是食物和天氣。換作在台灣,若是聽到有人抱怨台灣食物,應該會先翻桌吧,接著應該會開始大貼特貼各種台灣美食,順便列一大堆清單邀請朋友到台灣來……(開玩笑)


但荷蘭人反而好像都很能接受我們開起司火腿三明治的玩笑。

認真的,以前在大學只要聽到有系上辦活動就很期待,沒有好吃外匯也有好吃便當,我最喜歡參加系上的研討會,研討會還沒結束就先聞到便當味了,除了午餐吃,還可以外帶包回家吃,也經常去商學院領活動剩下的高級便當回家省錢(幸福)。

但是……這裡的堂堂世界百大商學院,雖然活動上擺出來的食物也是很精緻,但總是不用看就知道是什麼……來荷蘭之前,我不知道原來起司火腿三明治可以有一百種,起司種類更是也數都數不清。

在台灣的時候我曾經為求方便每天都到公司樓下的美食街點Subway,現在想來可能也是種預示吧,不過抱怨歸抱怨,這種起司火腿三明治其實滿方便的,而且除了少了蔬菜以外,還算營養均衡(咦?)。

有趣的是,因為這裡太常吃三明治,三明治市場很發達,除了在超商就能買到各種種類的麵包夾起司,超商也會賣各種小包裝的切片火腿、醃火腿(Salami)、起司、麵包,供大家簡單製作起司火腿三明治,平常單吃也很方便,我想嫌歸嫌,以後可能還是會最想念荷蘭的起司和火腿片吧。


一般的起司火腿三明治 boterhammen,用法棍麵包或圓麵包做的起司火腿三明治: broodje,火腿:ham,起司:kaas。語言中對於某種類別的細膩度高度顯示了該語言使用者對於該類事物的講究程度,對我們來說反正都是三明治、夾心麵包,但歐洲國家似乎都有非常多不同詞彙代表不同的「三明治」,認識這些詞也很有趣。


再來就是水果了,這裡雖然也有很多蘋果橘子香蕉等耐放的水果,但好吃程度和台灣的差很多,在台灣家裡永遠有吃不完的水果,各季的水果都甜度高又多汁,來到這邊能吃得只剩下香蕉了 哭

邊寫這篇的同時,我剛打開超市買的奈比利亞產的綠葡萄,味道特別酸,這已經是第N次嘗試了,下次不會再買了……

然後我家就突然變成韓國料理廚房了。烤肉、蚵仔湯飯、豆腐鍋、明太魚湯、部隊鍋、刀削麵……,突然都會做了,還做得跟韓國當地餐廳一樣好吃,在台灣叫外賣太方便了,反而都沒機會練到,人果然要夠苦才會成長啊。

先前也去了城裡的Fine Dining,也是很不錯的體驗,但就是太貴了,總不能經常去。然後大城市的餐廳按著Google Map四星走跳也會有驚喜,但要能每天吃的平價餐廳真的就比較少,如果要我選,我可能會選連鎖的Wagamama,雖然不道地,但CP值+亞洲人回血值還是很高的。


而目前我最喜歡的荷蘭食物是Bitterballen (炸牛肉球)、各式可樂餅 (Croquettes),另外荷蘭超市裡面賣很多已經切好、處理過的小包裝食材,完全是懶人救星!



荷蘭文的重量

正如許多前輩講的,住在這裡不需要荷蘭文,但不學荷蘭文就無法融入。不過與其往遠大的融入目標去想,其實眼下就常常會遇到不舒適的時候。

的確不會荷蘭文並不會影響到生存,但不會荷蘭文就像人生中第一次踏進幼稚園,你看一看左右的朋友,他們看起來對環境也很生疏,而你不太知道應該要先說「你好」還是先問「現在要做什麼」,說什麼都不太對;你跟老師要「嘎嘎」,老師聽不懂什麼是嘎嘎,所以你只能選擇哭,或者乾脆閉嘴不繼續要了,忽略自己的需求。

我不喜歡在超市裡買雜貨不知道怎麼挑選,也不喜歡為了秤青豆的重量點開了秤卻找不到青豆的按鈕,在上學校的荷蘭文課之前,我會因為每次結完帳聽不懂bonnetje(收據)感到挫折。就算上完幾堂生活荷語以後,簡單的結帳還是有好多句子我抓不到單字,大概就和台灣「發票載具、XX會員集點」對中文學習者帶來的挫折感一樣吧。

荷蘭文一天比一天更具分量。

起初只是在當地花市買花講不出花束的單位差點扛一大把花材回家,後來是要用Google翻譯才能勉強和來居家打掃的烏克蘭太太對話,到近期還有到藥局買人工皮時和英文不好的老太太溝通不良,領藥也失敗……。

我們經常去家附近的亞超,常常都會和一個華人面孔的店員打照面,但不論是我們獲對方都沒有要展開交流的意思,耶誕節前她可能想要終結一個心裡的謎團,終於在結帳時開口了:

Korean?
我說:I’m from Taiwan.
啊!台灣呀!

我家的老外逮到機會就想練下中文,開始開啟聊天模式,說著就看到她臉上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他也會說普通話啊?!」),她臉上可不只是心裡的謎團解開了,而是終於能夠可以自在對話的神情,我懂我懂!

所以我開始懷疑前人是不是誤解了什麼,是呀,荷蘭人都聽得懂英文,可是很多外來移民,就只會家鄉語言和荷蘭文了,驚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當然可以換藥局,當然也可以不去市場買花,當然也可以不逛市場新鮮的當地食材……但一天一天過去,我開始起了一點好勝心,那個住到當地就要學會當地語言的好奇心又被激發了出來。不過我同時也很清楚,這倒不是因為想融入,純粹只是想讓生活好過一點,然後多學會一個語言可以在路上側聽到更多對話,很有趣而已。

只是記憶再也沒有以前好了,一天又一天,我還是混淆著,瑞典文和荷蘭文有很多common words:

utgång/uitgang
ingang/ingang
plats/plaats
paskamer/paskamer


我把自己當成剛踏上文明社會的寶佳康蒂,邊猜邊過日子,然後每次從瑞典回來荷蘭,就要花一週的時間把tack så mycket改成dank u wel…



荷蘭的交通

單車為王

在荷蘭,最方便出入方式還是騎腳踏車和大眾交通工具,通勤時間的單車道就是一條條紅色的高速輸送帶,大家都保持著高速瘋狂踩著踏板前進,就像下方有人在往前推動一樣,有時候都會忘了是自己在輸出體力。

這裡的道路設計是為了單車而設的,市區內所有單車道都能彼此相連,車子禁行的老街往往也都開放單車上路,許多道路甚至兩側都有對向單車道,等候號誌上也比汽車更短。

除了這些道路設計的優勢以外,非直行車要進入橫向道路時也沒有優先權,所以車子要右轉也要等前方清空才可以往前壓上橫向的人行道或單車道(轉頭看看台灣的路況,車子常常還沒綠燈就壓在橫向人行道上等了,行人反而要繞道……)。荷蘭各地還廣設單車停車塔、停車區,這讓市區單車能簡便抵達的地方比汽車多,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騎單車還是比開車快很多了,就算騎單車要冒著大太陽和風雨,整體來說還是比開車方便。


荷蘭某市區街景
藍色是人行道,黃色是自行車道


荷蘭十字路口示意圖


我注意到這裡電動車也越來越多,很多路邊停車格都有充電柱,這是一大福音,不過開車要等待號誌的時間整體真的比單車長,在市區騎車、搭公車還是最方便的方式。


好處是大家都騎車,壞處也是大家都騎車,騎車者最大。

剛上路的時候我總是抓不準左轉上對向單車道的時機,因為正在單車上直行的單車是絕對不會減速讓人的,幾乎每個路口非直行車都需要讓直行車先通過(如上圖)。

但凡有騎過車的人都知道,要高速轉彎上路,單車的壓輻要更大,也就越危險(想像一下重機壓車過彎),從上圖也可以看到單車道旁就是車道,從對向過馬路之後沒辦法在汽車道上逗留,每天都是新考驗。


再來就是不守法的機車騎士了,其實騎機車並不普遍,只要有少數人違規就會很明顯,在烏特勒支總是有不守法的人把機車飆上單車道上,有的甚至會逆向行駛,一台車就直接把整條單車道封閉了,這些理論上都是不被允許的。另外從側面觀察,這邊騎機車的人主要是外來移民,以摩洛哥人居多,原本的文化衝突、法規不明確,加上違規行為的加成,讓騎機車(scooter,moped)這件事在當地還是偏負面。

雖然大家都避談這件事避免觸及種族歧視的紅線,但從趨勢來看,輕重型機車使用率並沒有增長,反倒是標榜節能的輕型電動單車有越來越多的感覺。


(關於在單車道上騎車的相關討論:I had an aggressive interaction with some teenagers on a scooter today. Anyone had something similar?)


而這也是另一個制度差異,整個市鎮上很少看到警察攔查,大多人也是看過就過了,戴安全帽也非完全強制,現法規按照機車引擎強度有不同的規範。

(參考:Scooter/Moped上路法規Helmets compulsory for low powered moped users from next year)



如果說韓國和台灣是車>人>單車
荷蘭就是單車=車>人,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單車>車
整體來說非常平等

順道一提,在瑞典的人行道上走,只要人稍微往斑馬線靠近,車子就已經準備好停下來等人走過了,如果有人在避車島上等,車子更是百分之百會停下來,絕對不會有人讓車先走的事發生,簡直是行人的天堂。

這裡並沒有太多電動滑板車,其實也可以理解,在人人都有單車的情況下,共享電動滑板車並沒有那麼實用,在單車道上使用也相對危險,而市區車道也通常較窄,並沒有讓電動滑板車和汽車並行的空間。偶爾也看到有人使用,入冬以後則越來越少。

認識更多荷蘭道路設計: <Who will rule the roads? Making sense of Dutch street design>、<Why is cycling not allowed on this Utrecht street?>,後面這篇特別有趣,為什麼單車不能騎上烏特的公路呢?是因為已經有腳踏車道了嗎?


荷蘭的交通與時間管理

最後,荷蘭人非常重視守時,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我自己對遲到的概念是5-10分鐘,再多就會影響對人的觀感,自己遲到也會非常內疚和自責,但荷蘭的交通狀況也慢慢開始對我的時間管理起了相當大的影響。

火車、公車不定期的延遲、換班、取消,以及計程車的不普及(沒有Uber),讓所有的行程安排都不能用分鐘起算,而是以小時起跳。如果有人說會遲到,通常都不會是5-10分鐘的事,常常動輒一小時甚至更久。

剛來荷蘭時去另一個城市取居留證,回程時就剛好遇到鐵軌起火事故導致火車班次大延遲,這期間完全沒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以在這兩個城市間移動,50分鐘的路程,計程車費是天價,完全沒有公車經營,最後等了兩小時,再繞火車遠路兩小時才回到烏特勒支。

學期間如果遇到火車罷工,住其他城市的同學幾乎就是不能來,或是中午才能來了。即便是最小規模的城市內移動,如果你剛好沒騎車出門,就只能花半小時走路或是差不多的時間搭公車來,預留的時間要調高。

這種交通狀況也讓本來對守時、守約定有點強迫症的我變得異常「鬆散」,和跨城市的朋友約見面要不是很隨意,就是要排開一整天的時間。在這裡要用小時分際安排行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午晚餐分別約朋友在不同城市吃飯已經是極限了。


別人的住家長怎麼樣?

最後是荷蘭的家家戶戶非常敞開,為了採光通常都有非常大面的玻璃窗、落地窗,且大多不是霧面的。既然是為了採光而開的,就自然不會經常關上窗廉,最多就是裝上活動百葉窗或是貼上局部霧面紙了。在某些老城區,老房子不像阿姆斯特丹的房子有半地下室,一樓就和路面切齊,不用很仔細打量就能把整戶的擺設都看透。

我們租的地方就是在一樓轉角,雙面大玻璃,住進來沒多久時還非常尷尬——要攤在沙發上耍廢的時候左鄰右舍都會看到耶,該不該躺呢?後來發現鄰居也是非常大方的躺在自家沙發上看電視就慢慢釋懷了。

只是屋主把整個起居室裝潢得非常溫馨有質感,因為別人都看得進來,那平常打掃就不能隨便,對於要備置的物品也會特別用心,我覺得對實踐極簡精神更是有幫助,反而特別能夠適應。


拿掉濾鏡

荷蘭是一個很美的國家,尤其是運河,IG上總是有很多阿姆斯特丹短影片,短短幾秒鐘呈現的建築與運河只能用絕美來形容。而在烏特勒支的市區,即使已經走過那麼多次了,但每次在夕陽剛落下之際走到運河邊,都還是會覺得自己踏進迪士尼樂園,覺得有點不真實。

只是影片拍不出味道,走在荷蘭的街頭,會感受到和景色相悖的小缺點——荷蘭路上沒有禁菸,所以走在路上總要被菸薰到,在公車站、路邊隨手點菸的人並不少。根據我不完全的統計,這裡的年輕小妹妹似乎也覺得抽菸很酷,抽菸年齡層好像並不高,看著她們我覺得回到小時候的台灣。

然後路邊總是有很多垃圾,其實路上的垃圾桶並不少,但荷蘭人還是會隨手丟垃圾,我家門前有個公共長椅,每天都有人坐在那邊吃完東西隨手就把塑膠袋丟在旁邊,最誇張的是一個吃到一半的蛋糕。


寫到後來有點不知道怎麼收尾,那就不免俗的來寫寫天氣吧……

荷蘭到了秋末和冬天,天氣真的爛爛的,就是整天陰雨又颳風,沒有了原本的藍天,整個景色就沒有原先的那麼驚豔。

但是對於漫長的夜晚和陰冷的空氣我卻沒有很強烈的反感,可能真的太討厭濕熱的天氣了吧,對我來說那種下公車走十幾步路就汗濕整件T-shirt的熱天更難熬,作為一個夜型人,晚上拉長一點反而更有靈感,家裡點上香氛蠟燭就很舒適。

過完了冬天,很快就要迎來色彩繽紛的春天了,非常期待!




—告訴我你的想法—



如果不希望留言刊登在這個頁面,也可以利用下方表單,留言將會寄到我的信箱,有任何想法或建議都歡迎在下面留給我知道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