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Japan PM 面試經驗 —— 四次!!

2023-12-11

在這段日子中,Amazon Japan的面試經歷對我來說是最大的轉捩點,我很幸運的拿到了三個L6資深產品經理(Sr, Product Manager)、一個L5 specialist的面試機會⋯⋯

但也很幸運的全部都失敗了。

所以你的求職進度如何?這篇中,我寫到了第一次與Amazon交手的經驗,那時候真心的面試讓我開始對這間公司開始心生嚮往,原因是這樣的扎實訓練對我來說是少有而珍貴的。

這幾次和Amazon面試的經驗其實間接幫助我成功轉職到我想要的軟體產品經理職位,原因是在每一次準備過程中,我開始能掌握資深經理的思考脈絡,也了解什麼樣的回答方式會導出什麼令我意外的follow-up問題、知道應該要怎麼補強準備,同時也認識到我自己的回答常常陷入high level不夠細節的陷阱。

在第二場面試中,面試官問我:

「你有沒有那種經驗是已經沒有辦法了,但你找到方法並且scale up的經驗」

我不擅長誇大事實,只能誠實的說這樣的經驗很少,有一個,但或許那也不是真的沒有辦法的事情。他說事情很小也沒關係,不管多小你都說說看吧,還給了我一個例子。於是我硬著頭皮描述了一個小事件,同時心裡也知道,以amazon的規模,這場面試應該到此為止了,事實也是如此。

「問題比答案更重要」

他們問的問題讓我一再反思過去職涯中可以做得更好的事,但當時幾乎沒什麼機會問自己為什麼這樣決策,總是歸咎給環境使然,而沒有機會去想出這件事最有趣、最佳、可以複製或擴張的版本。同時我也在面試的過程中自己注意到我和amazon之間的差距可能真的是以前工作的格局不夠大,如果真的想要走到那個位置,下一份工作應該要好好思考每一個問題的決策,而最重要的,恐怕是在做每個決定時,多準備幾個合理、可分析、可量化的替代方案(alternatives)

真正的客戶至上

當面試官問我該怎麼降低書籍運送成本的時候,我實在忍不住反問他:「嗯⋯⋯我們可以鼓勵消費者多多使用電子書嗎?」面試官發自內心在我面前大笑了,他說:「喔喔喔,那可不行,我們就是客戶至上,客戶想要以什麼形式收到產品,我們就必須辦到!在這裡這樣繞路是不可行的!」

雖然基於公司機密,面試官最後沒有鬆口告訴我到底有什麼可行作法,但是在過程中我們討論了幾個複雜的問題和解法,讓我幾乎忘了自己是在面試,反而是在和同事腦力激盪。到了面試最後,我知道以上次被刷掉的經驗,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和這位厲害的面試官對話了,就也不管這是不是面試了,問了他我真心好奇的問題:

我說在amazon這樣的公司,應該也有遇到感覺已經是死棋(dead end)的時候吧,顯然我剛剛的回答你並沒有很驚喜,我也想知道在這樣的狀況你會怎麼做?他回答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有所謂的死棋,所以根本不會這樣敘述情況——「我不覺得有死棋這件事,通常我會走下去跟各部門的人溝通,分享我和大家的想法,通常這樣走一圈回來,死棋就變成活棋了。」

他的回答也讓我重新認識人格特質果然是他們非常看重的部分,這也是我以前很少去思考和訓練的。後來回頭看《與成功有約——高效人才的七個習慣》這本書才發現書裡的第一個習慣早就提到,發現機會也是「主動積極」這個習慣裡的一部分。

《與成功有約——高效人才的七個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Powerful Lessons in Personal Change)

我非常熱愛Uncharted這個電玩遊戲,在玩的時候就發現了,我從小就愛走安全牌,一定會選我最有利的方向走,而且永遠都有備案,通常在這種探險遊戲時通常都會在打鬥場景前出現很多撿裝備的地方,但我總是在走到裝備處前就把裝備都裝滿了,不僅要全部替換成最好的裝備,而且打鬥時還會很省子彈,因為不曉得下一幕會不會更難打,在遊戲裡的槍戰總是會先躲好再狙擊。

這樣的我,人生裡面一直有死棋的概念,潛意識裡大概也覺得彈盡援絕就完了,殊不知不管是在遊戲世界或現實世界,其實都很少有真正的dead end。那位面試官的話大大改面了我對事情的看法。

除了面試的對答以外,amazon面試官對待人的態度也讓我發現了新的努力目標,他們讓我想成為那樣充滿關懷以及熱愛工作的領導者。我覺得很神奇的是,儘管已經面了四個不同的面試官,但他們每個人都給我同樣的感覺,不太有機會在過程中感受他們已經不要(考慮)你了。無論是回話的內容或是繼續追問的問題,都會讓你覺得這是一個審慎評估的過程、是一個彼此了解的面談,也許中途他們的確覺得沒必要面下去了,但在面試者詢問工作相關問題的時候,他們還是會充滿熱忱的分享工作上的困境,透露當前正在努力的目標,是個很好的學習經驗。


傳說中不存在的反饋

在履歷又被撈起來,收到第三份面試邀請時,我又有機會問更詳細的feedback了,儘管亞麻原則上是不給人選反饋的,但是人資其實非常樂意幫助求職者提升面試通過的機會,所以在從第二次履歷被撈起來開始,我就分別從不同人資身上聽到我先前面試的部分反饋,也才知道原來我在前兩次面試都收到了非常好的評價,他們很肯定我的工作經驗和人格特質,因此沒有什麼面試被刷掉就入黑名單的這種事,但都有一些我不可控的原因影響進去下一關。

這些反饋都有助於準備下一個職缺的面試。人資說有時候被刷掉甚至也不是面試者實力不夠,反而是他們在找適合的人,或者在他們眼中我更適合公司裡的其他職位,他們不會讓面試者遷就,同樣的他們也不會遷就面試者,如果這次沒辦法raise bar,可能就等下次成長了再被撈起來。


亞麻投履歷

查詢亞麻面試過程的時候總是會看見人家寫,網路上已經有很多內容了,這裡就不贅述,但我沒看過有人跟我一樣被撈起來多次又被放生多次的,就還是盡可能客觀分析一下自己的狀況吧。

首先我的英文表達很ok,日文有N1但屬於考過N1以後萬年不用的口說N5生。不過亞麻日本的好處就是面試基本上也都用英文進行,人資英文也都超流利。我只有在第三次被叫去的時候臨時被改用日文面試,其他都遇到外籍主管,也許有日文底子有加一點點分,但這點無法被證實。

我曾經聽人說儘管是用日文刊登職缺的面試也可以投投看,因為光是能讀懂職缺內容就已經是優勢了,我自己的經驗上是⋯⋯如果是日文刊登的職缺,被撈起來的機會低,但履歷有可能被同部門其他單位的用人主管撈起來。

大家都說亞麻招募很玄,我感覺也是如此,我自己投的職缺並沒有經常獲得回應,反而被找去面試自己沒投的隱藏職缺。這也是很妙的經驗,因為有時候職缺寫得非常模糊,沒辦法吸引求職者的興趣,但偏偏用人主管反而覺得你的背景是適合的,所以我的結論是雖然不要隨便亂投,但可以同職種跨部門投幾個試試看。

再來就是似乎L5,L6職缺都非常重視MBA經驗。我很少在荷蘭PM職缺上看到要求MBA的,但日本亞麻幾乎所有Sr的PM職缺都有寫preffered qualification: MBA graduate,我在想這會不會就是我獲得面試的機會偏高的原因之一。


亞麻面試準備

拿到面試門檻之後,最重要的就是開始準備Behavior Question了,要把Amazon Principle讀熟且讀懂。這裡很推薦跟邀你面試的面試官約一個正式面試前一週的面談,問問看這個職缺有沒有特別在乎的principle,不然每個principle都準備小故事,其實也很難全部都準備得很好。如果你已經有前次面試經驗,他們的資料庫是互通的,也可以問問看有哪裡可以改進(儘管他們可能會說系統沒有紀錄⋯⋯但我的經驗是⋯⋯是有機會能問出來的,因為他們也很希望自己的人選會上)。

這裡有一點很值得注意:Amazon通常會寄一封信請你給出幾個適合的面試時間,一開始我以為可以改,就約了最早的時間,但這個卻是系統自動的,約了又剛好可以跟主管時間對上就自動booked好了,所以一定要謹慎選,寧可選晚也不要早,多點時間準備總是好的。

在跟人資面談之後,可以盡量給自己完整的一週時間好好準備每個故事,記得用STAR模板——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來描述每段故事,盡可能多練幾次但不要練到好像在朗讀或背。

我會建議約完全不熟你背景或工作內容的朋友來聽你講這些故事,一邊說一邊計時,除了看自己有沒有大幅超時以外,也要看朋友能不能從你的故事中聽到重點,並確認和amazon principle是否吻合。我自己在練習的時候就發現以為很清楚的故事越講越模糊,或是缺乏數據導致結果聽起來很沒有說服力,或者講太多不必要的細節偏離主題,這些都可以在練習中趕快改掉。

接著就是準備幾個最後問面試官的問題。我自己覺得亞麻跟其他公司面試不太一樣的是,他們對自己的成果和努力很有自信,因此面試者回答的其他公司的做法可能很難讓他們感到驚艷,如果能在相關領域找到他們的相關做法並擦點邊是最理想的,而沒有的話,可能就要偏重事實分析,盡可能讓自己說的案例是有憑有據的,且在你的思路中都有其他合理的替代方案。

如果是主管職缺,他們也特別在意以前做的決定是否為top down下來的指令,如果是,也要思考你在其中的決定空間有多大。我猜測如果應徵偏重策略的職缺但過去經驗比較重執行,要過第一關就比較吃力,要補充多一點輔佐決策的故事。

最後最後,Amazon的用人主管都受過專業的招募訓練,他們會措不及防開始問一些聽起來跟Amazon Principle無關的問題,甚至也不像BQ問題,但其實面試已經開始了!所以從前幾個問題開始就要趕快搜尋自己的故事庫,趕快猜一猜到底是哪個principle,他們不會直接說這個問題是要測你對哪個principle的認知,所以猜錯也很慘,因為很可能先用掉了最適合某某principle的故事,結果發現面試後段會需要那個故事⋯⋯我很希望有人早點跟我說這點。


小總結

在經歷過第二次面試之後,其實我已經打算直接跟亞麻說再見了,因為那就像是裝備沒準備好就去打王,再多打幾次也沒用,另一方面我也一直有種沒看到下一關、無從準備起的迷惘感,跟瑪利歐遊戲一樣,第一關打熟根本沒用,還是得打進第二關多死幾次才知道怎麼從頭破到尾。

另外我也意識到我很難形塑自己成為適合這種面試的人,亞麻面試要準備得好,對Amazon Principle的理解要特別透徹,在拿到面試之前就要先有這些相關經驗了,或者可以參考一些網上教練的做法,硬是把自己的經歷套進去,但在準備了幾次之後,我不太想花時間套這些模板,也慢慢失去了熱忱。

雖然有幸又被邀去第三、第四個職缺,但這不是一個集點就能換禮物的過程。

現在也會偶爾去一下東京的Amazon Loft工作,看相同的高空景色、眺望遠處的東京鐵塔和skytree,想著這裡會不會有適合我的職位(還有BQ會不會過)。

這終究不是一個死棋。

Amazon Loft (這才是我不想贅述的部分,太多人知道不好 XD)



Unpacking Amazon’s Unique Way of Working:

後來看到Amazon相關的影片,也覺得我的反思是對的,要加入這個環境需要多一點訓練,不僅是能力,思維也很重要。


—告訴我你的想法—



如果不希望留言刊登在這個頁面,也可以利用下方表單,留言將會寄到我的信箱,有任何想法或建議都歡迎在下面留給我知道 謝謝 :)